原创 CNPC 中国石油 收录于合集#中国石油 70 个 #全国两会 2 个 #能源行业 2 个 #基层一线 个
2010年7月,谭鹏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后,进入广西石化生产运行中心第五联合当了一名操作工。刚入职他就为自己定下了“大目标”:让自己参与生产运行技术管理装置的运行能力达到行业领先。
2014年10月,广西石化含硫原油加工配套工程二期装置开工投产,当时被认为是国内较为先进的装置,一般人不会怀疑它的性能,但谭鹏通过反复分析优化,使该装置每年节约蒸汽成本1700多万元。
类似的大胆尝试不胜枚举。10多年来,他尝试改进传统做法,研究出多项国内独创技术,使装置运行能力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
尝试创新,就意味着担责,但他从来没有犹豫过。靠着这种精神,谭鹏多次摘得“科技进步一等奖”“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含金量极高的奖项。
2021年,谭鹏被借调到发改委工作后,开始站在整个产业的角度去看问题:“炼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挂职期满,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启动。他再次投身项目中,为集团公司“减油增化”重点工程助力献策。
谭鹏在两会上提出,要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应不断完善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措施,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积极寻求低成本碳减排和碳中和的技术路径,推动能源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近20个春秋,从一名农村娃成长为技能人才杰出代表,寰球吉林化建安装公司电焊班班长白景阳千锤百炼,用手中的焊枪点亮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电焊是一门易学难精的技术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焊工需要付出百倍努力。2004年,18岁的白景阳进入寰球吉林化建安装公司,第一次接触重达四五十斤的送丝机和焊枪时,白景阳觉得这套工具太沉了,但师傅将它用得轻松自如。看着自己手中的焊枪在焊缝间留下歪歪扭扭的印记,他下定决心要跟这门手艺死磕到底。
从那时起,白景阳开始钻研技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焊接难题。大大小小10多个工程项目,白景阳的焊接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
近两年,他带领班组奋战在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上,在项目建设中拉开吉林化建管道专业自动焊序幕,以近乎完美的焊接合格率为项目投产一路保驾护航。
白景阳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带来了他的建议:持续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培育更多年轻能工巧匠。政府相关部门完善技术工人技能评价制度,打破技能人才等级评定的限制性条件;切实发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作用,提升技能人才薪酬待遇,让技术工人有更多的获得感;重点扶持全日制高职院校和职业高中为企业重点群体提供高端技能培训;多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畅通晋升通道和发展空间。
当好石化行业一线年,邢通达进入大庆石化公司,成为化工一厂乙烯车间的一名裂解工段外操。入职第一天,他就立下奋斗目标:做一流的工人,开一流的装置。
邢通达清楚地记得第一次面对这套装置时,自己一窍不通的样子。但再难的关,也必须克服。“啃”,2054页的操作规程、294张流程图被他翻烂了;“钻”,周末、节假日他都“泡”在装置现场,反复熟悉;“问”,他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前辈们被他问了个遍。爬竖梯、穿管廊……不到一年时间,他成了化工一厂最年轻的班组长、技师。
为了不断优化装置运行,邢通达总能提出创新解决方案。2018年,在大庆石化乙烯装置全面停工大检修中,邢通达提出“裂解炉吹焦蒸汽线改造”建议,将公司每年40多次的停泵清网操作,降至每年1次,大大提升了装置的运行效率。2021年,在邢通达和同事们的细致检查、分析下,公司乙烯装置2号裂解炉刷新单炉最长运行周期纪录。
他成为大庆石化公司第32届生产技术运动会最年轻的状元,被同事亲切地称为“活流程”;先后获得全国乙烯装置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金牌、“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张红玲深深扎根长庆油田南梁作业区20年。当她第一天抵达南梁作业区时,目之所及是一眼望不到底的山峁沟谷,但她说:“即使在这种单调的环境中,我也可以活出不单调的样子。”
为了保障井区安全,张红玲经常需要在岗位上连续值守一天一夜。夜晚值守犯困,她便打开笔记本,绘制井场操作的流程图,学习井场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升职为梁一增井区党支部书记后,张红玲大胆创新工作模式,有效推行“工时制”、“落地原油有效回收”等管理方法,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井区精细化管理水平。
近年来,更多的年轻人走入南梁作业区,张红玲鼓励青年员工发挥特长,为他们建立心理诊所,还开辟了故事墙、漫画长廊等文化内容,将支部打造得如家一般温暖多彩。在张红玲的努力下,大家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工作劲头也越来越足。该井区先后荣获长庆油田标准化党支部、模范集体、甘肃省“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
张红玲在两会上建议,加大革命老区油气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从而推动革命老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